|
近视矫正机构论青少年近视防控误区有哪些5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日趋低龄化,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蔡司、腾讯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趋势报告》显示,61.3%的家长在孩子近视后,才知晓近视可以被预防;22.9%的家长从未给儿童青少年进行过连续性综合性的检查;54.6%的家长对近视手术的认知存在误区。下面近视矫正机构针对青少年近视防控可能存在的误区来讲解如何预防近视。 误区一:近视能自然恢复 当眼睛正常时,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角膜、晶状体等折射,最终会在视网膜上聚焦形成清晰的图像。但如果近视了,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并没有聚焦到视网膜上,而是聚焦到视网膜前面,导致视网膜上没法显示出清晰的图像。近视的主要原因有二:眼轴过长、角膜和晶状体状态发生了改变。 研究显示,人的眼轴过长是个不可逆的过程,只要变长,就不会自动变回去。同样,角膜和晶状体的状态,也一样,只要发生了改变,除非是佩戴角膜塑形镜,或者一些生理性的老化,否则也不会自动变回去。角膜塑形镜是可以通过改变角膜的状态从而达到近视不用戴镜的效果,但这算是一种医学手段,自然算不得是自然恢复。 误区二:近视度数低,可以不戴眼镜 实际上,近视的孩子如果长期不戴眼镜,视网膜一直都成模糊像,大脑中枢会通过一定的补偿机制(例如:动眼调节、眯眼、歪头等)来改善这种模糊的像从而提高视力,长时间会导致视疲劳,可能造成近视度数增长。 因此,及时配戴合适度数的眼镜可以帮助清晰地看东西,缓解视疲劳。如果近视的孩子不能清晰地看世界,可能会错失学习、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细节。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对于近视的孩子: 如果近视度数不超过100度、看远时不受影响,可以暂缓配戴眼镜,定期复查。 如果近视度数已超过100度, 导致远视力明显下降、学习生活受影响时,应当配戴眼镜。 误区三:孩子年龄小,不需要太过关注眼睛健康 许多孩子由于年龄小,常常不会表达看不清楚东西的感受,家长往往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因此,定期给孩子做视力检查,就成为早期发现儿童近视或其他眼病重要和有效的手段。 小学期间是近视的高发阶段,建议家长每隔6个月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视力检查,同时建议进行散瞳验光和眼轴长度测量,以全面了解孩子的眼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及早预防近视。如果孩子诉说视力下降,应当尽快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误区四:儿童验光并不需要散瞳? 验光这项检查的目的就是为了测量出眼睛对于光线聚焦的情况。在验光的过程中,不管是电脑验光还是主觉验光,都是模拟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的情况下,对孩子的屈光不正度数进行测量。因此如果没有对睫状肌进行麻痹处理,在测量的过程中,“镜头”不断的进行变焦,将会导致测量出的结果不准确。 我们配眼镜的目的就是想用眼镜代替一部分“镜头”折光的能力,从而让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如果测量不准确,配的眼镜就没有办法完全起到作用,会有不小的风险。由于儿童晶状体调节能力格外强,因此儿童验光时必须散瞳,以便让“镜头”处于放松状态,这样才能测准。而对于成人来说,由于晶状体调节力没有那么强,散瞳也就没有必要了。 如何有效防控青少年近视: 1、养成好的用眼习惯 (1)读写姿势要正确:读写中做到“三个一”,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保持一一尺以上、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 (2)间断用眼,劳逸结合:读写时间40分钟后要休息10分钟。 (3)读写环境要适宜:在充足的光线下读写,读写使用的课桌椅应和自己的身高匹配。 2、控制和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1)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 (2)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每30—40分钟,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 (3)年龄越小的儿童,更应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3、增加阳光或自然光条件下的户外活动 (1)每天保证累计2—3小时户外活动,可以有效的预防近视的发生,也能控制近视的加深速度。 (2)户外活动应在阳光或自然光下进行,室内或夜间开展的体育活动对近视的预防没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