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伊康视光科普: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屈光参差?1
双眼近视度数不一样,或一只眼近视一只眼远视,其实都是屈光状态不一致的表现,而这种两眼屈光状态不相一致的情况,称之为屈光参差,在儿童群体中是较普遍的现象。屈光参差是指两只眼睛的屈光度数不等,可表现一只眼睛视力正常,另一只眼为远视、近视或散光;或者两眼都有屈光不正,但两眼的度数或种类有所不同。具体可分为生理性屈光参差和病理性屈光参差两种,两者的划分是以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1985)提出的统一试行诊断标准,即两眼屈光度相差为球镜≥1.50D,柱镜≥1D者为病理性屈光参差。其危害一是损害双眼单视功能;二是导致单眼弱视及外斜视。 引起屈光参差的原因有许多,可由于先天原因,也常与眼睛的成长发育有关。在眼睛发育过程中,远视的度数在不断减轻,而近视的度数在不断发展。如果两眼在远视的消减程度或近视的发展进度不同,就可引起屈光参差。先天因素者,出生时就有明显的两眼眼轴发育不平衡,两眼的屈光状态不相对称;另外,眼外伤、眼的手术也可造成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较大可能对视力造成的影响: 1、 因双眼不等像大脑融合困难 近视镜片是凹透镜,成像是缩小的,度数越高成像越小。两边框架镜片度数不同,左右眼成像到视网膜上的像也会大小不等。当双眼的成像差异达到一定程度,大脑就难以融合,可能抑制一只眼睛的成像,就会失去立体视觉。一般参考值为250度。度数相差越大,视网膜成像差越大。如果两眼度数相差25度,视网膜像大小相差0.5%;但如果两眼度数相差250度,视网膜像大小相差5%。两眼像差大于5%,就会影响到双眼立体视功能的融像能力。 2、 长期被抑制的那只眼睛,可能会弱视。 弱视,意为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的现象。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当一只眼睛长时间处在低运行或是不运行状态,视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3、 单眼负担过重,导致度数进一步增加。 当一只眼睛处于被抑制状态,另一只眼睛就需要负担更多,以弥补被抑制的那只眼睛没有完成的那部分。不只是眼睛,其他器官也都如此。但日积月累,单眼势必超负荷运作,度数进一步增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两眼的屈光参差也会进一步拉大。 4、 双眼调节力,协作能力下降。 如上所言,双眼是需要相互协作而完成视物功能的。而眼睛调节能力强的人即使眼镜看远看近都没问题,也不会有明显疲劳不适感。而屈光参差较大就会造成左右眼看远看近出现僵化的分工,一只眼睛专司看远,另一只眼睛专司看近。眼睛相比正常人的双眼协同视物,更容易疲劳,不舒适感更明显,度数也更容易进一步增加。 5.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老花的时间会比正常人早。 双眼视功能较常人更加脆弱,自然也更容易产生视疲劳,眼睛的衰老退化速度相较于常人来说也会更快,也就是通常说的“老花”会更早。 |